雖然保持社交距離(Social-Distancing)是減少感染風險的關鍵,我們必須注意它對心理健康潛在的影響,尤其是像現在的艱難時期通常較容易感到脆弱的族群。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冠肺炎)的爆發導致許多國家實施了居家檢疫和自我隔離的政策,影響接觸傳染病或有症狀的人的可能性。在家中或專門設施中進行檢疫或隔離通常是讓人不愉快的經歷,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包括憤怒、焦慮、憂鬱、失眠、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Brooks et al., 2020)。

在這個時期可能經歷的負面情緒包括:

  • 害怕被感染
  • 害怕感染他人
  • 感染他人的愧疚感
  • 長期自我隔離的孤獨感
  • 擔心訊息不足的焦慮
  • 害怕經濟損失
  • 對投資的損失感到遺憾
  • 對於工作收入的損失感到焦慮
  • 厭倦必須待在家中
  • 對於新規定和限制感到挫折
  • 因周圍人的污名化或拒絕而受到傷害
  • 照顧他人的壓力,包括待在家的孩童

有不少研究測量了隔離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一項研究比較了有無被隔離經驗的家長和孩童的創傷後壓力(PTSD)症狀,研究指出被隔離組兒童的PTSD症狀指數為未被隔離組的四倍(Sprang & Silman, 2013)。由Jeong等人(2016)所做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擁有精神疾病史的個案在隔離檢疫結束後的四到六個月,經歷焦慮和憤怒的症狀的可能性較高。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尋求社交是我們的本能,我們表現出同理心,並尋求同理心的行為。因此,在自我隔離的影響之下,感到脆弱是非常自然的。有些人對於處理孤獨感較有信心,但也有些人更容易出現焦慮或憂鬱的症狀,抑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尋求社交是我們的本能,我們表現出同理心,並尋求同理心的行為。因此,在自我隔離的影響之下,感到脆弱是非常自然的。

照顧自己已經很困難了,但有些人還有照顧他人的責任,最常見的是孩童和老年人。儘管我們說「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也可能成為額外的壓力。

那麼,我們要如何降低經歷這些問題的風險呢?先前的研究表明了以下幾點的重要性:

  • 限制隔離的時間長度

將檢疫或隔離的時間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可以降低對心理健康負面影響的風險,隔離的時間長短可以在社會安全和個人安全之間存在平衡點。

  • 分享訊息

害怕被感染或感染他人的恐懼是非常普遍的,訊息不足可能會加劇這份恐懼。對傳染病、保持社交距離與隔離原因的了解非常重要。當人們對壓力源有較深的理解時,就能更好的承受這份壓力。

  • 增進和家人、朋友及其他社會支持系統的溝通

由於自我隔離會帶來痛苦,擁有手機、電話或電腦等任何可以和家人、朋友、甚至是諮商師保持聯繫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社群軟體也可以發揮重要功用,讓你和較遠的家人或朋友保持聯繫。

  • 利他主義、同理心、親社會性(※1)

知道且感覺到他人可以在你保持社交距離時受益,以及對較易發展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們伸出援手,可以讓這個艱難時期更好過。讓我們專注在同理心和親社會性可以發揮的力量,並透過電話、郵件、或訊息關心那些可以從中得到幫助與力量的大家。

最後,最重要的是不要對於尋求幫助這件事感到內疚或羞愧。在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下,以平常的方式和家人、朋友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們尋求幫助也許更具挑戰性,因此更常透過線上聯繫彼此。許多心理健康專業人員開始提供線上諮商,讓大家更容易取得這項資源。

最重要的是不要對於尋求幫助這件事感到內疚或羞愧…許多心理健康專業人員開始提供線上諮商,讓大家更容易取得這項資源。

在如此不確定的時期下,東京心理諮商中心持續提供諮商服務,您可以選擇直接蒞臨我們中心、視訊通話、或一般通話

和我們的諮商師預約諮商

您也可以寄電子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1:親社會行為是指行為者在對其無明顯好處時,自願做出讓他人受益的事,並且不僅限於認識的人,而是整個社會群體)


參考資料:

  • Brooks, S. K., Webster, R. K., Smith, L. E., Woodland, L., Wessely, S., Greenberg, N., & Rubin, G. J. (2020).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he Lancet.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460-8
  • Jeong, H., Yim, H. W., Song, Y. J., Ki, M., Min, J. A., Cho, J., & Chae, J. H. (2016).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eople isolated due to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Epidemiology and health38doi:10.4178/epih.e2016048
  • Sprang, G., & Silman, M. (2013).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parents and youth after health-related disasters. 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7(1), 105-110. doi:10.1017/dmp.2013.22.


JouAn ‘Anne’ Chen, M.A.
柔安在台灣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學士後,赴美國雪城大學專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並同時拿到了兒童治療的進階研究證照。她在完成碩士學位的同時在美國的伴侶與家族諮商中心以及精神衛生門診診所實習。她提供諮商服務給個人、伴侶、以及家族。柔安的諮商經驗涵蓋了各種主訴問題,包括:憂鬱、焦慮、創傷、低自尊、失能溝通、跨種族伴侶諮商、育兒技巧、和情緒表達等等。她的理論取向主要結合了系統論、敘事治療、焦點解決治療、情緒取向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
柔安提供中文與英文諮商服務。